「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大家都懂,但隨著日常壓力的洗禮,我們又做到了幾多?

👩🏻「我覺得而家做父母都要考牌囉!」
👨🏻「佢地點做父母嫁,自己個仔都搞唔掂既。」
👦🏻「你唔應該咁樣教仔嫁,你應該學下黃太咁。」
👵🏻「自己都未攪得掂,就咪鬼生」

要知道不是每人在當爸媽前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或可模仿的爸爸媽媽對象,故此,他們只能以他們最貼近的理解方式來育兒。有些更是因爲想給予孩子更好的而與孩子一同在追趕(縱使知道未必是最妥當)。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能學或轉化合適的教養心態。

要是對

對爸爸媽媽說他們定要必修家長課才能成為家長或指責他們不懂為人父母便不要生等等,可曾想過此舉是在傷口上灑鹽?你以為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不懂教?你又認為他們真的沒有溫柔過?再講,孩子已生,「再鬧有用麼?」倒不如想個辦法協助這些家庭?

若要整個社會共同建造一個給孩子有快樂童年的環境,可否收回指責家長不懂xxx,這樣不對xxx,不應這樣教孩子xxx? 可否同樣模仿我們希望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對孩子做到的「身教」?多一點「點明」你看到身邊家長「做對」的行為而不是「做不好」的行為?這是一個循環!

當家長在作爸爸媽媽的角色及行為上被欣賞時,自然會更懂得欣賞他們的孩子,孩子亦會因而感受到愛,變得心定,人定。

要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身心安好的童年」確實是「全城有責」。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大家都懂,但隨著日常壓力的洗禮,我們又做到了幾多?

Dr. Bianca Ho
何善韻博士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前計劃顧問

2020-09-25T06:52:45+08:002019-01-23|連繫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