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跟鄰居比較如何教小朋友嗎?

👩🏻‍🦱「陳師奶你可以好似我time-out 個仔架!」
👨🏻‍🦱「黃生,你咁樣寵個女唔得嫁,學下我嚴d,個女就會好似文文咁聽話」
👩🏻「王太呀,你帶小明去學體操啦,學完會好似我個女咁靈敏嫁。」

雖然現今香港的鄰里關係大不如前,但是都有不少家長會積極主動與鄰居閒談、分享食物、在對方有事時幫忙照顧小朋友,甚至會深入地傾訴彼此湊仔女的困難或大談湊仔經。

作為家長的你,在湊小朋友的過程中總會被牽動不少情緒,總會想「呻下」,用言語抒發情緒。然而,大家有沒有試過在呻或傾湊仔經的時候,對方並非耐心聆聽或討論,而是比較大家如何教仔女,甚至教導你「應該」或者「不應該」如何教小朋友?如果有類似的經驗, 相信你們跟鄰居「呻」,甚至傾訴的意願都會降低,因為跟同樣作為家長的鄰居「呻」的原因莫過於認為會有共嗚,主要是想被聆聽被理解,而非「教導」,比較和批評自己教小朋友的的方式唔岩、唔應該咁樣,應該好似我咁樣⋯。

當然,有不少家長在給予湊仔的建議時都是出於好心,或者是在家長工作坊學到有用的技巧和方法,想「過幾招」俾鄰居,是善意。然而,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家長遇到的湊仔困難也是不同的;每一個小朋友的性格也是獨特的;每一個家庭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家長的童年經驗或性格特質都會影響如何教養小朋友,還有很多環境因素會影響家長和小朋友當刻的情緒。所以,適合教養「陳家小朋友」方法未必適合教養「李家小朋友」,總不能一個方法走天涯,怎可以比較教小朋友方法呢?

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縱然親朋戚友都是關係比較密切,然而,當我們有困難需要求助幫忙時,還是住在隔壁的鄰居比起住在遠方的親友能較快伸出援手,因此,能建立良好的鄰里關係是重要的。其實,鄰舍相處連繫之道,在於能否彼此尊重,特別是尊重彼此教養小朋友的模式、真誠相待、互相幫忙關懷,在大家湊仔女有情緒或大談湊仔經時用心聆聽,加點同理心,可討論但不比較、不批判、不教導。相信「只要鄰舍間能協作地共同將自己的所長教大家的小朋友,便可開發更多共同教養之可能」(何善韻博士,2019),從而能讓孩子生長在充滿愛與和諧互信的鄰里關係之中。

Ms Hiro Kwok
郭䔝彤小姐
輔導心理學家
計劃主任

2020-09-29T07:37:35+08:002019-03-27|連繫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