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訂立教養小朋友的方向?

👦🏻「你點可以咁怕黑!男仔梗係要勇敢嫁啦仔!」
👩🏻‍🦱「見到長輩唔可以只係微笑,係要開口打招呼,咁樣先算有禮貌!」
👨🏻「我想你獨立一d,學識照顧妹妹,爸爸好似你咁細已經會買餸煮飯俾細弟。」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隨著小朋友的年齡和心理發展需要而調整教養的重點,例如由幼兒時期主要提供安全感、給予自主性去探索世界、或到幫助建構能力感等。除了主力滿足小朋友的發展需要,不少家長們亦都會對小朋友有一定的期望、有一套教養的方向,例如想培養小朋友成為「有誠信」「有禮貌」「獨立」「有自信」「快樂」等的人。

然而,就以想子女成為「有禮貌」的小朋友為例,每位家長、每個家庭或許對「有禮貌」的定義也不同。例如:A媽媽認為有禮貌是要必須要對長輩恭敬敬畏,絕不能逆長輩意思、B媽媽認為微笑點頭便是有禮的表現。而當A媽媽的小朋友只對長輩微笑時,媽媽的即時反應或許是憤怒「做咩咁無禮貌」。各位家長有否想過自己的教養心態、期望、方向,甚至對小朋友的即時情緒反應是從何而來的呢?

其實,每個家長都有一套教養孩子的方式,很多時候,家長自身的童年經歷都會不知不覺間影響著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向和心態。例如A媽媽的父母教A必須要敬畏長輩,開口打招呼,因此當A的小朋友只向長輩微笑,A的即時反應便會覺得小朋友沒有禮貌,這是源於A媽媽的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了自己的教養心態。或許,A媽媽並非真心期望自己小朋友對長輩是如此敬畏的。

因此,家長需要時刻反思究竟「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教小朋友?」「我為什麼會這樣回應小朋友?」「我其實是想怎樣教小朋友」,反思過後, 家長才會了解自己是想怎樣教、想選擇怎樣教小朋友,及箇中的原因。這樣,家長就能循序漸進地調整教養的方向、確立教養孩子之信心,而非盲目受自己的童年經驗影響。根據何善韻博士(節錄於共構同行·愛的根源家長工作坊,2019)所言,教養是從不存在真空狀態的,在育兒的旅途上,家長需要時刻與自己的感受連繫、反思教養心態和方式從何而來、更要根據孩子的脾性、特質、需要等考量和時刻調整,才能寫出一套屬於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善養方針,與自己,和小朋友有更緊密的連繫。

Ms Hiro Kwok
郭䔝彤小姐
輔導心理學家

2020-10-03T05:36:24+08:002019-07-10|連繫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