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從反思中接納自己嗎?

👩🏻:「我細個曾經被遺棄,所以我好怕同小朋友好親密,我係一個好差嘅媽媽。」
👨🏻:「我咁容易就想郁手打呀仔,肯定係因為我老豆影響我,我想抹走自己嘅童年。」
👩🏻‍🦱:「我好想係囡囡身上攞到更多被愛嘅感覺,我係咪唔正常?」

除了推廣善養及連繫,本計劃很着重教導家長反思,幫助家長認識自己的童年經歷是如何影響現時教養小朋友的心態和行為,藉以轉化及調整教養方向,從而能夠更接納孩子,「善養小孩」。

大家理解什麼是「反思」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跟我說她最討厭的就是仔仔哭(認為仔仔需要堅強,不應哭鬧),經過探索和反思,我發現朋友兒時曾被父母嚴禁哭鬧,因此,她對孩子哭時的心態和回應是源於童年父母的管教方式。

說到反思,不少人都會誤以為是要去反省自己做得錯、做得差的地方。就以我的朋友為例,她隨即是不停批評、怪責和埋怨自己,覺得自己作為媽媽做得好差「唉,我最憎我爸媽剝奪我表達情緒嘅權利,點解自己會學咗佢地⋯」

事實上,反思絕對不是找錯處,非反省自己在教養中做得差的地方、或去批評自己的童年照顧者。反思是去「覺察」和「理解」為何—為什麼現時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教導孩子? 當我們嘗試反問自己,思考和理解自己的管教模式的源由及是受什麼影響,便能有意識地問問真正的自己是希望怎樣教小朋友(是嚴禁小朋友哭?還是容讓小朋友用哭泣去表達情緒) ,從而作出教養上的調整。

很多家長在本計劃的工作坊中指出,我們設計的「反思活動」能幫助她們更明白和接納孩子。接納孩子固然重要,然而,在教養的路途中,我們更希望家長能夠接納和包容自己:接納自己的教養方式定必會某程度上受着童年經歷而未曾覺察(這是人之常情啊!),包容自己不會成為完美父母。

家長們,請容讓自己在育兒的過程中跟小朋友一同成長,透過反思來理解自己的教養行為,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自身的童年經歷,我們卻可以藉此作為自己的提醒和動力,好好掌握現時能夠改變教養孩子方向的機會,我們是可以改變自己孩子的童年的!

2020-10-04T06:42:03+08:002020-04-15|連繫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