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忽略家人的需要聲音嗎?

👦🏻:「我返工已經好攰。可唔可以唔好再比煩惱我,有咩你決定啦。」
🧒🏻:「女呀,見唔見到媽咪煮緊飯啊,食完飯沖好涼先再講學校既事啦。」
👩🏻‍🦱:「好啦,唔講小息同同學玩咗啲咩啦,講俾我聽英文堂教咗啲咩先。」

曾經在Facebook看到一個讓我感到很難過的短片,內容大概說有個家庭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爸爸媽媽則幾乎年中不休、奔波勞碌地賺錢養家,只有星期六才會接孩子回家睡覺,爸媽希望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來培育孩子成材,讓他將來能生活無憂。

擁有物質的孩子快樂嗎?
在短片中,孩子每天都會打電話給爸媽,然而,爸媽總會跟他說他們正在忙着賺錢養他,很快便掛線。有次,孩子在興趣班被同學欺負,回到家致電媽媽哭着說:「媽咪,我唔要返興趣班啦⋯」孩子話未說完,媽媽便回應「我哋咁辛苦搵錢俾你學習,你成日都唔識珍惜想放棄,你唔返今個星期唔好見我,我要做嘢唔講啦。」為了不要辜負媽媽的期望,孩子便繼續忍受着被同學欺凌,直到有日媽媽看到孩子身上的傷痕,才悔恨曾經有機會,也沒有聆聽他的聲音。

我們總是容易忽略孩子內心的聲音
這個短片讓我感到揪心的,是感受到爸爸媽媽其實是非常愛錫孩子的,無奈的只是他們努力給予孩子的「愛」似乎並非孩子最需要的,孩子的基本需要、內心的聲音卻遺憾地被愛自己的父母「忽視」和「遺忘」了⋯

我曾經見過一個小朋友,他的爸媽是大機構高層,小朋友確實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年紀少少已全身名牌及擁有一系列的蘋果電子產品,很多同學也羨慕他。然而,這個孩子卻跟我說他的願望只是想爸爸媽媽能夠早點下班,讓他不用自己一個在大長枱食飯,能在睡覺前見到他們,而非在早上起床才可看到爸媽的睡臉。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們都非常努力給予家人「最好的東西」、「最優質的教育」、「最舒服的生活環境」等,然而,我們也可以時常提醒自己,絕大部份孩子(甚至是伴侶)的內心需要卻是跟短片中的孩子一樣純粹,想要家人的聆聽與陪伴,哪怕只是花時間在家中一起玩樂和談天,相信已經足以讓家人感到溫暖和幸福。需知道,當孩子能擁有正面親密的家庭關係,他們便會更有動力去做事和學習,這也算是輔助和培育孩子「成材」之重要路向呢。

2020-10-04T08:14:33+08:002020-07-15|連繫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