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陪伴子女直視恐懼嗎?

👩🏻‍🦱 :「女女,默書好小事咋嘛,洗乜咁驚呢?」
👨🏻‍🦱 :「仔呀,我已經成日教你對付恐懼既心法,點解你仲唔識運用出嚟嫁?」
👦🏻 :「我好唔開心,但我都要忍住,媽咪話男仔流血不流淚!」

六月第三周,剛復課的孩子開始大考。原本一直期待回校見同學老師的兒子,復課後幾個晚上竟然無法入睡,不斷地翻來覆去,兩個眼睛瞪得大大的,十時許走出客廳,會要求我們跟他再祈禱,心安了些,才上床入睡。臨近考期,兒子更會例牌在祈禱時滴下兩行淚。

寡言的哥兒,平日甚少主動說出心事,但明顯看到他與平日的不一樣,焦慮外顯,此刻,作為母親能做的,就是陪伴,聆聽他內心的關注。立即推開手中的書,嘗試打開他的心扉:「你十分擔心,看得出你的壓力,可以告訴我多一些你想起甚麼嗎?」「我覺得好害怕。」

有多害怕呢?害怕甚麼呢?原來,十二歲的小子擔心若考得成績不好,老爸老媽會罵他,怕我們不高興。又原來,他在未復時已早早花了不少工夫來預備考試,因為不想再重蹈小五的經歷。小四時,英文是這名愛閱讀小子最弱的一環,那年數學科也開始用英語講授,對他來說實在力不從心,也欠缺了動力,成績固然很遜。但最扎心的後果,是這張成績單令他升小五時被分到很陌生班組,最投契的友人都進了另一班,他當時說班上有幾個留級生,好挫敗、不想上學… 但這年小五,卻讓他遇到引導他學習牧笛重建信心的班主任、和教做人猶勝教語文的靚靚英文科老師,結果在逆境中,兒子成為班上SEN同學的幫助,也加倍努力,以「打老虎」的力度改善了英、數,克服了困難。到了今個學年,他結果回歸熟朋友聚集的課室。不過,當我以為那是令他越戰越強的記號,孩子卻視那些年是小學的失敗經歷,雖然已經重新站起,但猶有餘悸。

直視恐懼

近日每晚談心時間,發覺小子滿腦子想到的都是自己非常糟糕的窘狀。各種可以想像的畫面,在腦海裡像高清畫面不時播送著:自己的失望、不想日後補習令自己沒有時間閱讀和運動…

適度的焦慮,有助於表現;但過度的焦慮,卻很容易壞了孩子的表現。既然稍為釐清考試焦慮的原因,我決定陪他來一趟步入他的驚懼中,一同直視有多害怕。惟有面對自己、面對內心的呼喊,才能一同找出應對的策略。人有担憂不是罪,否認孩子的感受,只會令難解的擔心像夜幕下的樹影一樣,被孩子無限地放大、放大再放大,也讓自己因接下來可能的「硬軩」、難堪表現而更加畏懼。

負面的自我預言,設定了自己的表現如何不濟,因而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到「糟糕」這件事情上,無形中真箇影響了自己的表現。於是,我拿出一張紙,快手畫了垂直的一條線,給予刻度,仿如温度計:「考試有不同科目、又有不同要求,一句「害怕」太籠統了,不如你把哪一科讓你感到最大風險/壓力寫下,給予度數,例如若最担心中文科,就列為9級,數學只是6級,諸如此類。」片時,兒子已用給「考試恐懼」草草分類。原來,他最怕經濟科、依次是數、英、中、科學。兒子的話:「我都唔係科科咁担心…」

是啊!這一句出自小子自己的口,本身就是解決問題、把恐懼規限在合理範圍的殺手鐧。然後,他在9級、6級、5級「老虎」旁邊,列出應對害怕的方法。其實方法不外乎:多做練習、選擇最弱的課節多温習、和温不下去就唔好温… 當時心中唸唸:「其實我咪一路咁教你囉…」當然,我忍住沒有說出來,因為方法固然來來去去都是那些,但我的嘮叨傳授心法,始終不會成為兒子自己的心法。只有他直視自己的驚懼,接納自己的担心,審視自己的狀況,少年人才會悟出這些所謂應考技巧,是能幫助他渡過困惑的工具,而不是在人前強裝英雄,「死撐」、「不准哭」。

失敗失落只是一時

但老媽還是長氣了點。我最後告訴他,你盡心、盡力對待每一學科,老媽覺得你好勁!當中克服困難的經歷、體會,就是你賺到了的智慧!別人給的分數如何,也不能奪去你這「智慧成績單」!考試又好、如何做一個當當正正的人也好,有人認為搏盡、努力不一定帶來好結果,於是多番計算、為自己的付出設限、鑽進安舒區,即使失敗,自己也不會失望。但我願和你一起,繼續搏盡、努力「打老虎」、盡力做更好的自己。

莫宜端(Zandra Mok)
言語治療師、SEN臨床中心經理

2020-10-06T07:13:55+08:002020-08-26|連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