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一個教養好幫手》

我在生第一個孩子後,聘請了外籍傭工幫忙打理家務,當女兒三個月大時,那位外傭突然離開香港不再回來,那時我完全沒有可能自己照顧寶寶和兼顧家事及工作,迫切要找人幫忙,於是聘請了一位可以即時上班的本地家務助理。

這位家務助理叫做阿容,她比我只年長幾歲,有一對孿生兒子。她做事很有條理、效率高、領悟力高、清潔衛生的標準比我更高、對煮食也有豐富的心得,她短時間內已經完全掌握了我家大小東西的擺放位置,連我自己都忘了放在哪裏的物品她都可以即時找出來。基本上,所有我不具備的能力,皆可以在阿容身上找到,例如耕種、爬樹、修理用品、用天然材料製作玩意、製作節日食品等等。

逢星期一至五,阿容幫我買餸後會在十時至三時幫忙煮好午餐和晚餐、輔助我幫寶寶洗澡以及完成所有家居清潔工作。我當時以母乳餵哺,感覺上好像每個小時都在抱著女兒餵哺她,阿容在這時候總能設身處地考慮我和家中各人的需要和主動安排好一切,不計較地付出,又跟我談教養,向我建議優質的教養書,大大減輕了我的精神負擔,讓我可以專注地照顧女兒,我實在非常感激她。

女兒在大約一歲半時,我參加了一個蒙特梭利課程,我很欣賞這個教學法,開始在家內實踐。由於女兒跟阿容有很多互動的機會,我希望阿容能夠明白和配合我的教育方式,協助女兒快樂和自主的全面發展,於是贊助阿容去參加課程。她十分願意學習和提升自己,跟我分享在課程中的收穫,然後很容易就調節了一些想法和習慣,減少了單向的教導和干預,輔肋女兒自由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能力。對我來說,有一個相同理念的教養助手,天天在旁支援女兒的身心發展,同時又會聆聽我的掙扎和成長,給予身心的支持,實在是讓我自己也可以像一個孩子般得到豐富的滋養。

後來我認識到華德福教育,十分欣賞當中主張的一些做法,我又向阿容介紹。她去參加了華德福教育的講座,閱讀過有關的書本,更將學習到的新知識融會貫通並應用到我女兒身上。有時阿容會跟我交流自己養育兒子的經驗,和發問有關教養的問題,我們在傾談時幫助彼此越來越深入的探討和反思教養的事,讓我們在教養路上持續互相扶持和成長。

幾年後,阿容去修讀陪月課程並成為全班最優秀之學員,之後她被邀請到不同家庭擔任陪月工作。她的學習和經驗又一次讓我受惠,因為我的小女兒出生後,阿容成為我的陪月姨姨。由於她一早已經十分了解我的教育理念、非常支持母乳餵哺而且又明白我和丈夫的需要,我這一次的坐月經歷比第一次順暢和愉快得多。當中我有試過遇到餵母乳的棘手問題,阿容用心的幫我想辦法、全力輔助我,結果我們不用找尋母乳顧問而自行解決了問題。

沒多久,即使當時已經有外傭的幫忙,我再次聘請阿容來輔助我全面支援兩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當小女兒下午需要我餵哺和陪著她午睡的時候,阿容可以幫忙帶大女兒到公園玩或參加其他活動,任她玩過夠才回家,而外傭就在那時預備晚餐。有時我要帶兩個孩子外出,自己一人不能抱著一個、拖著一個又拿著她們的用品,阿容總會陪著我們,能夠幫得上什麼就做什麼。就這樣,兩個孩子的身心成長需要都有不少機會被好好滿足,當她們因環境或人力所限而被迫要委屈自己或犧牲自己意願的時候,便相對較容易接受。此外,阿容的為人樂觀積極、富彈性、有創意又有同情心,當我疲累易怒、向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她能夠幫忙即時安撫孩子,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幾年以來,因為阿容的生活技能、臨時應變和動手做的能力都十分高,孩子從阿容身上真的學習到很多我和丈夫都欠缺的生活技巧。我常笑說自己如果流落荒島可能會餓死,但是阿容一點都不懼怕會流落荒島,我眼中的女兒也一樣,她們逐漸長大時,我多次從她們的生活技巧和說話中感覺到她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很高,假若將來發生危難事故,她們會是有最大機會生還的那一群人之一。

小女兒兩歲的時候,我觀察到阿容內在有一些積累已久的心結未能解開,而我自己之前參加過的課程應該會對阿容有幫助,因此我樂意支持她參加。當我徵求丈夫同意贊助阿容的時候,我跟他說一些優質企業都樂意培訓員工學習新事物,我們是優良僱主,我們也可以好好栽培阿容,而且,她的生命成長將來必定會有助我們孩子的成長,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十分美好的。我很高興丈夫又一次批准了贊助阿容的建議。

阿容上完課程以後,整個人脫胎換骨,除了心結解開之外,她散發越來越多的正能量,笑容多了很多,待人處事的技巧、以及跟身邊所有人的關係都進一步提升。我有一個這麼優秀的教養助理在身邊,讓女兒在成長階段能好好被她感染,實在感覺很滿足快樂!阿容為我家工作已經十年了,我由衷地覺得我們一家的幸福有一大半都是阿容的功勞,我對她的感激不能用言語表達!

多年以來,我曾經被不同的人責怪我聘用阿容是浪費金錢,不盡己責。如果沒有丈夫的接納和支持,我根本不可能讓自己和孩子都得到感情滋養。我和丈夫在生活各方面省下金錢、耗用積蓄、想辦法開發收入來源,例如沒有去旅行、很少外出用膳等,然後投資在阿容身上,結果我每天都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支援,讓我本來偏向暴躁的個性都得以慢慢改善,我整個家庭的身心回報遠高於我們所付出的。我也因此有餘力去支持「教育大同」的慈善工作和發動出版《善養小童成大同》,全靠阿容的幫助讓我可以貢獻給一群因而受惠的父母和孩子。

《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提及有人類學的研究發現共養孩子的村落中,孩子對成人的人數比例是一比四,顯示養育孩子似乎並非我們一直以為那樣,只是父母兩個人的事。我的孩子也經常說,她們希望我和丈夫都有一個複製品,這樣就可以讓一個專注陪伴她們,而另一個就去工作和做重要的事。顧樂本倡議社會將支援有兒童的家庭列作優先的政策,投放更多資源去支持父母,讓他們能夠好好回應孩子的身體及心理成長需要,那麼將來很多社會問題都會大大減少。我很喜歡顧樂本的一句話:「我們在衡量現在的經濟是否能負擔時,其實是否反而要問,我們將來是否能夠負擔現在不這樣做的後果。」

我不認為這個栽培教養助手的做法適合所有人,我的分享旨在輔助讀者探索一下是否有可能讓祖父母、理念相近的朋友或鄰居成為自己的教養好幫手,這樣既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又不需要經常犧牲孩子的成長發展需要。在我們的社會政策能夠在經濟和實際操作的層面加強支援父母之前,我們現在是否也可以先運用創意和集體力量來加倍善待孩子?

作者 : Karen Chow,「教育大同」共同創辦人,發起出版「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後,愛上支援家長生命成長的工作,在擔任相關的工作坊導師及網上讀書會主持時,見證一個又一個父母脫胎換骨,感動無比。
圖:Shan Lee

2021-05-26T07:13:18+08:002020-09-24|父母自我探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