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控制」情緒的小男孩》

兒子幼年時已會全然表達他的情感,快樂時大笑,難過時大哭,憤怒時大吼大叫,恐懼時就先退縮再大哭。他學會說話後,也常常很清晰表達自己的感覺。我最印象深刻是他兩三歲時已會描述矛盾的心情,例如他會說:「我又想爬到頂,又驚。」或「我想吃那叔叔的蛋糕,但我不想見到叔叔,矛盾。」

他五歲時,有次大哭,哭得又大聲又淒厲。我平時都很接納他的情緒,但那天我正在心煩一些事,聽到他的哭聲,心就更亂,我沮喪地冒出一句:「好啦,不要哭了。」大概是因為我從來不會這樣說,兒子一邊大哭,一邊指著我大喊:「你不是說有情緒是沒問題的嗎?哭也不行嗎?」我頓時啞口無言,這小子睿智一句,我本來煩亂的心彷彿通了。我說:「你說得對,有情緒是沒問題的,我也因自己的事而不開心,我們一起哭吧。」我抱著他,他躺在我懷裡繼續哭了一會兒,就平靜下來了。

每次兒子釋放情緒後,總會很清晰表達感受和他內在的渴望。例如,有次他吃麵包想塗牛油,但剛好家裡的牛油吃完了,他失望地哭,我就急於在廚房張羅其他果醬去代替牛油。我以為我拿果醬給他就是他當時最需要的,怎料他哭著說:「我不是想你給我果醬,我只是想在哭的時候,你來抱抱我!」噢!原來是這樣!我馬上放下果醬,過去抱抱他,讓他把失望哭出來。

孩子需要的,是我接納他當下的情緒,只要他感覺到我心裡沒有批判,真的接納他,他很快就會平復。我跟他的關係和他的情感表達能力,就像一個良好的循環 ― 我愈接納他的情緒,他就愈能表達情感和用語言表達想法,而又因為他愈能表達,我才更明白他內心世界和需要,而當我愈明白他,我就更容易接納他。

一直以來,我老公對於兒子清晰的表達能力總是讚嘆不已,然而,當兒子盡情流露情緒,譬如憤怒大叫時,他卻會有微言,說他「太激動」。

我很疑惑,一直思考,「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感受」跟「盡情表達情緒」,不就是一體兩面嗎?能夠清晰表達自己內心的人,大部分都會較容易表達情緒;而情感抽離的人,又往往比較難表達自己的內心。

然後我想起,每次跟女性朋友聚會,大家提起自己的老公時,都總有份心照的共鳴。朋友甲笑說:「為何男人總是沒有情緒似的,像塊木頭一樣?而我總是又哭又笑又發脾氣,相比之下我就像個瘋婦。」朋友乙笑著附和:「木頭總比黑洞好,我老公說出來的話都理性過頭,但問他有什麼內心感受,都像跟黑洞對話。」我們這些女人常無聊地說著笑,內心其實都暗暗期盼伴侣能流露多些情感,主動表達內心感受和主動溝通。

我常常想,那些沒有情緒的老公是怎樣鍊成的?壓抑和情感抽離的男人,真的是天生「性格」如此嗎?他們成長時有被允許表達情緒嗎?心理學家Robin Grille在《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裡提到,孩子心靈受傷後,他們不是簡單地回復本來狀態 (bounce-back),而是重塑自己(re-shape themselves),重複的傷害會讓他們建立起對人性、環境、關係、整個世界的信念,而他們的性格框架就是圍繞著這些信念而建構起來的,以至大家以為他們「性格」天生如此。

我沒有答案,於是有次閒聊時,問問我那「沒有情緒」的老公,了解他童年時表達情緒的經驗。老公表示,以前年代的人很少會顧孩子的情緒,傳統的教養一般都是主張孩子壓抑情緒,像「這麼小事有什麼好哭的,一點都不像個男子漢」、「那我走了,你自己在這裡哭吧」、「夠了你!閉嘴不准哭!發什麼脾氣!」這些話都非常普遍。

聽他說著,就明白他的「沒脾氣」和「沒情緒」其實不等於高情緒智商(EQ)。真正高情緒智商的人,能夠如實感受體內的情緒,能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情感,也能健康地面對和處理情緒,然後自我調節,保持著流動和柔軟的心,更重要的是能夠容易同理其他人的情緒。而他只是習慣了壓抑真實感受,壓住了脾氣,也壓住了其他各種情感。也許那些情感抽離的老公,就是當年被嚴厲對待,被逼「控制」情緒的小男孩。

我突然感覺到,即使這男人如今變得情感抽離,不懂溝通,他內心仍然渴望被伴侣接納,就像小時候有情緒時渴望被父母接納一樣。

我向他表達,我那麼在乎溝通和表達內心情感,是因為相信若沒有深入分享彼此內心的情感世界,兩人的關係就不能真正親密,唯有透過心靈交流,雙方才能因而成長。

這次溝通後,老公似乎明白了孩童的高情緒智商不是透過壓抑情緒而來的,而是透過情緒被接納,有空間慢慢學習面對和處理情緒而來的。

後來,有次他在個人成長療癒課中,竟然公開感謝兒子。他說,兒子非常直率表達內在情感,他下班回家時,還距離家裡幾十米,已聽到兒子在家裡的笑聲。他說,兒子每次清楚表達內心感受,都讓他羨慕,因為自己情感上很抽離,常常很難對身邊的人表達內心感受。他說:「兒子是我的老師,來展現給我看,徹底情感流動是怎樣的。」

雖然童年經歷會塑造性格,但我相信即使童年不如意,人還是擁有強大的改變自己的能力。現在,當見到老公仍在學習衝破壓抑情感的慣性模式,都彷彿提醒了我,要好好保存兒子情感流動和敢於表達內心的特質,記得他那句:「你不是說有情緒是沒問題的嗎?」

作者 : Michell Huang,教育大同及香港瑟谷社群的共同創辦人,信任孩子的內在力量,支持他們透過自主學習,活出人生的熱忱和潛能。
圖:Shan Lee

2021-05-26T07:19:59+08:002020-10-22|父母自我探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