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小童成大同》導讀 – 第十至二十章

《善養小童成大同》作者顧樂本深信我們目前最大的任務是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發展出豐富又平衡之情感,就是和諧社會的根基。他在書中第二部分(第三至八章)解述不同年代的教養模式後,在第三部分(第十至十五章)提出教養方法如何促成國家命運,並在第四部分(第十六至二十章)講述從社會化模式過渡到輔助模式的做法。

第三部分第十章的開端展示了心理史學家德莫斯的話:「在歷史舞台上,對孩子的每一次遺棄、每一次背叛與每一次惡行,都會在數十年後十倍奉還;而每一次同理孩子和幫助他們成為想成為的人、每一次對孩子表達愛,都療癒了社會,讓社會得以朝向令人驚奇的新方向推展。」顧樂本認為戰爭與獨裁是眾多被虐待的倖存者將自己童年的痛苦演活出來的結果,他相信沒有任何族群在本質上是好戰或愛和平的,社會力量很大程度上是由育兒文化所形成,立法和政治措施都難以將其改變。在歷史上,社會發生重大而正面的變革之前總先經歷了育兒方式的改善。第十一章描述南斯拉夫如何從戰爭走向民主,以及第十二章關於前蘇聯由史大林大屠殺至戈爾巴喬夫牽頭的重大改革,都跟社會整體育兒方式之改善有莫大關聯。在第十三章,作者說明納粹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童年經歷有顯著分別,前者自嬰兒期開始就遭受嚴格和專制的服從訓練、恐嚇和殘暴對待,後者跟父母的關係則較親密和溫暖。第十四章是有關宗教極端主義的,作者認為行暴的是人,不是經文,他提及歷史上宗教促使了無數人道的行為,然而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取向解讀經書,贊同暴力的人會在任何經文中找到支持暴力的理由,這一章敍述人如何利用宗教極端主義,將壓制或懲罰孩子的教養方式合理化。第十五章讓人鼓舞的是作者指出近代多處出現的正面改革,例如已經遠離戰爭二百年的瑞典在1979年的《兒童守則》中規定「兒童的個人及其獨特性格應獲尊重且不得受到體罰或任何其他侮辱式對待」。作者堅信當兒童的幸福被視為第一優先時,和平繁榮的社區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國家及生態都是絕對有可能實現的。

在第四部分,顧樂本一再強調社會化教養模式已經過時,但是由於我們大部分人都在這模式中長大,我們可能視那些規條為理所當然的「常識」,難以客觀的角度地審視這種教養模式。又因為專制式教養較多使用控制和懲罰的方法,它會影響情緒智商的發展並繼而影響社會,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專制的人多會支持懲罰性的國家政策,例如美國的死刑和運用軍事武力;專制的人也對環保運動較多顯出敵意,而對污染環境的人傾向寬容。

第十七至十九章詳細解說三種常用於管教兒童的行為控制方法,包括體罰、羞辱和操縱。有關體罰,有研究顯示兒童受體罰的頻密程度是作為預計兒童日後暴力行為的最有效指標,而被體罰或目睹體罰但日後沒有顯現攻擊行為的孩子則可能跟一連串的心理問題扯上關係,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狀和酗酒問題等。嚴厲體罰的一個副作用是令兒童對自身的痛楚感到麻木,從而對別人的傷痛也沒有感覺。而被灌輸受到嚴厲懲罰是「罪有應得」的兒童則會採納暴力態度。作者表示不少成年人或多或少會淡化、否認、甚至完全忘掉童年時的傷痛,而那些願意表達自己因兒時受虐而感到憤怒的人會較少機會虐待他人。

第十八章提及羞辱比體罰更加普遍,而羞恥是最私隱的情感,難以被抒發,並且很容易被忽略。顧樂本表示沒有人是生而感到羞恥的,它是透過學習而來的情緒。人每當感到羞恥,就是因為他以前曾被人羞辱。羞辱阻礙同理心和自我負責的健康發展,而羞恥讓我們自慚形穢、抑壓或躊躇,也限制了兒童的自我表達能力、粉碎他們的朝氣、好奇心和為自己做事的渴望。嚴重的羞辱可引發眾多心理健康問題。

第十九章講述的操縱是指利用讚美和獎賞來操縱孩子的行為。這些做法相當普遍和廣被接受,因此父母得悉它們並非好方法時,可能會大感詫異。顧樂本在這章列出了十項讚美和獎賞能損害父母和孩子關係的途徑,例如孩子會沉溺於別人的認同而做事,不是為自己而做;孩子在聽到喝采說話如「我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時候反而會感到自己「還沒夠好」;獎勵制度會造成競爭和嫉妒而危害朋輩間之合作等。但是,當讚美不是作為操控手段而是自然而然由衷的欣賞和認同時,它還是美妙的。

第二十章鼓勵成人真誠地跟孩子連繫,而不要控制他們。我們可以對孩子真誠地表達情緒而不附帶任何指責,意思是我們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並且尊重孩子有發聲的權利。他們有權利表達生氣或對我們感到失望,而如果我們願意耐心聆聽,孩子會更可能聽從我們的話。作者指出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學工具,而道德規範不可能以死記硬背來叫人跟從,道德觀念是自發衍生的,並由內在的同理心驅使。當孩子像成年人般被尊重,便自然會有能力理解他人的情感、為人設想和尊重別人。在遇到「惡劣行為」時,我們要瞭解孩子的內心需要,而不要迅速標籤它們為「惡劣」。當孩子獲得足夠的重視,並且對遊玩、探索和跟別人快樂的接觸等渴求得到滿足,便會較少做出衝動行為。

最後,顧樂本提醒我們若感到壓力過大而發洩到孩子身上時,便要尋求和接受可信任的朋友、親人和社區的實際幫助,養育孩子只需要父母二人其實只是一個迷思。

2021-01-13T01:55:39+08:002021-01-12|《善養小童成大同》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