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看待孩子的需要?》

多年前我從一位法國朋友身上,學習到當未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時,重點並不是我們表面說的語句。因為看似正面和溫柔的句子,也可能會為親子關係帶來角力。原來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孩子的心態。

例如,孩子提出一項需求時,有些父母的心態是小孩子不該擁有那麼多權利,認為小孩有需要代表他們貪得無厭,常滿足就會寵壞,劣根性就會擴展。

而有一些父母則認為,小孩有需要很合理,正如每個大人心裡都有很多需要,而孩子年紀愈小,他們的需要就愈單純,孩子的自然需求愈得到滿足,他們的心靈便愈能健康發展。

那位法國朋友的大兒子五歲,小兒子一歲多。有次她把大兒子暫托在我家,黃昏時,我帶她兒子到車站等她駕車來接。等候期間,那孩子說他有些零錢,想到車站旁的便利店買一盒果汁。正當我準備跟小孩走向便利店時,法國媽媽的車子趕到,當時馬路正在修路,車輛很混亂,警衞表示私家車不能停留 ,只能即時上落客,法國媽媽匆忙地下了車,邊示意兒子要快點,邊抱起他上車。她兒子買果汁的計劃突然被中斷了,頓時大哭起來,嚷著說「我還沒買果汁!」

當時路面很繁忙,法國媽媽迅速關上車門後就開車離去了。我遠望著那大哭著的小孩,心想,不知道附近有沒有可以停車的位置呢?假如我面對同樣的境況,我大概會在附近找個停車位,把車泊好後,再陪兒子走到便利店,完成他那買果汁的計劃。但我隨即又想,法國媽媽車上還坐著小兒子,這樣再找停車位,又要抱著小兒子,再步行去便利店,也太麻煩和勞累了,假如是我,也應該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滿足孩子的需要了,我大概會安慰孩子,然後一起想折衷的方法吧。

我一邊想著想著,一邊在車站旁的商店買東西。當我轉身想離開店舖之際,竟然看見法國媽媽用孭帶抱著一歲多的小兒子,手牽著大兒子,三人微笑歡愉地走向便利店。她選擇了把車子停泊在附近,然後走回來,協助兒子完成心目中的計劃。

孩子的需要

原來,在法國媽媽眼裡,兒子想買果汁這個需求,是一項認真的計劃。她說兒子除了想喝果汁,也想模仿大哥哥大姊姊, 透過自己用錢到商店買喜歡的東西,來感受自己的力量。她說,兒子正在體驗現實世界的運作。

限制

我不禁由心佩服,我佩服的是她能從孩子的眼光去感受事情,抱著跟孩子同一陣線解決問題的心態,這心態驅使她會盡力滿足兒子的需要,而當她做不到時,就會純粹表達自己和環境的限制,而不會指責孩子有那些需求。她告訴我,她當然不可能每次都滿足孩子,若真的做不到,她會告訴孩子:

「車子未能停泊,我未能下車陪你去買果汁」;

「我要抱著弟弟再走去便利店,身體太累了」;或是

「我在附近找不到停車位,未能回去那便利店了」。

因為心態是想支持孩子得到滿足,所以表達限制的過程中,焦點都是在自己和外在的侷限,而不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有不當。

情緒

這種認為孩子有權利需要和值得被支持的心態,也驅使她去接納孩子因為期望落空而浮現的情緒。法國媽媽告訴我,事實上她也會滿足不到兒子,而兒子也會因而難過有情緒。每次孩子大哭時,她就在旁陪伴著,安然接納他釋放情緒,安撫他、同理他。

折衷方案

也因為這種支持孩子的心態,法國媽媽表達自己的限制後,自然會思考其他折衷方法,看看怎樣用另一個方案令大家都感到滿足愉快。例如告訴孩子:

「我們到家附近的便利店買果汁好嗎?」;

「如果今天買不到,我們明天去買好嗎?」

這些折衷方案,都必會顧及孩子的需要,也會同時顧及我們作為父母的需要,共同找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法。她告訴我,許多時候,她和孩子都要退讓一步,才能達到雙贏,但孩子年紀愈小,她自己作為大人退讓的比例會多一些,而孩子愈長大,也自然愈能退讓。

法國媽媽的心態讓我想起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在《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裡提到的「輔助模式」教養。輔助模式教養的心態,就是了解孩子心靈深處的需要,從孩子的角度感受事情,接納他們表達真實的情緒,著重跟孩子的連結。這跟一般「社會化模式」教養的心態截然不同,因為社會化模式著重教導孩子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這種「教好」孩子的心態下,往往是以制衡孩子為基礎。

社會化模式的心態 輔助模式的心態
孩子的需要 – 滿足孩子的需要會寵壞他們 – 明白孩子的自然需求,孩子內心愈滿足,便愈能心靈健康地成長
設限 – 目的是制衡孩子
– 孩子不能事事感到滿足,要學會妥協
– 有限制時,會讓孩子看到實際情況的侷限,但目的是盡量滿足孩子
– 父母純綷表達自己的侷限
回應孩子的情緒 -「我已經同理你了,你還想怎樣?」
– 要求孩子盡快停止哭鬧,背後隱藏「哭鬧就不是好孩子」的信息
– 接納孩子有情緒,認為抒發情緒是沒有問題的
– 明白抒發情緒需要時間,不會要求孩子壓抑自己而即時停止哭鬧
折衷方案 以大人的需要主導,給予孩子的「折衷」方案選擇裡,並沒有回應孩子真正的需要 折衷方案選擇裡,會顧及孩子的需要,讓孩子參與做決定

從法國媽媽身上,我看到她並不是千篇一律地背誦回應孩子的「模範語句」,她每次同理兒子時的語句、所表達的限制、提出的折衷方案都不盡相同,但背後的精神和心態卻是一樣,都是跟孩子同一陣線,帶著接納,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而小孩子其實最敏感,若他們感受到我們接納的心態,就自然會較願意配合。我因而學習到,作為大人,我先去了解自己看待孩子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作者 : Michell Huang,教育大同及香港瑟谷社群的共同創辦人,信任孩子的內在力量,支持他們透過自主學習,活出人生的熱忱和潛能。
圖:Shan Lee

2021-05-27T03:26:21+08:002021-04-08|父母自我探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