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顆助人之心嗎?

👩🏻‍🦱:「你攞住好多重嘢,我幫你開門啦!」
👨🏻‍🦱:「你啲服務態度好好、好細心啊,真係唔該晒你。」
👵🏻:「多謝你讓座俾我同孫仔,你好友善呀!」

上星期跟一位家長聊天時,家長向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習慣—她每天在外的時候,總會環顧四周有沒有人需要幫助。幫助別人,是她每天給自己的小任務,但當時的我便問「真的有這麼多人需要幫助嗎?」

她分享:「其實也不需要刻意地找一個人來幫助,若果你有留意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助人的機會」。本來以為家長分享的助人行為幫助跌了東西的人、扶年老的長者過馬路或拿重物⋯等行為動作。

然而,在傾談後,我發現家長助人的意思,是不單止是要幫助人做一件事情,而是簡單的一個有善的行為和說話,已經是一個「助人的動作」。例如與人對望時的簡單微笑, 以禮待人; 進入商場或大廈時助人開門,甚至是基本的禮貌:例如購物後或者用餐時不要吝嗇對服務員說「唔該」二字、甚至乎對身邊的人之一句認同和鼓勵⋯⋯因為這或許是能讓身邊的人或陌生人能夠有一絲的溫暖的動作及話語。

與這位家長對話後,令我回想起曾經讀過一本書,內容大約是指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水桶的儲水量的多少視乎別人如何對待我們,當別人對我們友善,便能加水給我們(增添我們的正面情緒)反之亦然。所以,這位家長的助人動作,相信便是幫助別人增加正面情緒。

回想過來,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充滿人際關係之互動,每天都會碰見熟悉或陌生的人, 大家何曾想過每天都提醒自己拿起無形的杓子幫人加水? 試想想,若果社會上每個人都跟這位家長一樣,每天給自己一個小任務,說助人的話或做助人的行為,盡量避免減走別人的水,同時教導小朋友做同樣的事,這個社會會變得如何不一樣?相信大家都想小朋友活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之中,對嗎?

Ms Hiro Kwok
郭䔝彤小姐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2020-10-03T11:00:31+08:002019-11-06|連繫社會|